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什么?

原创 hacker  2021-06-18 01:59  阅读 224 次浏览 次

这个定义是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师讲的教育心理学,当时记在笔记上,现在正好给你用。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的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一)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其实质是解决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性质和地位问题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涵义的界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的确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等,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以及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二)学习心理研究
学习心理主要阐述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共同的学习心理规律。具体包括;(1)对学生学习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包括对学习的涵义、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的探讨,对不同学派学习观点的理论阐释等。
  (2)对知识、技能学习的介绍阐述。包括对知识、技能学习的界定、知识、技能学习的类型、结构、过程急培养的阐述。(3)对学习迁移,对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阐述。具体包括学习迁移概念的界定、学习迁移的分类、学习迁移的理论、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高等学校迁移能力的促进等;包括对问题的分类、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模式、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等;对创造力的界定、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创造力的开发训练等。
  (4)对学习动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包括对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需要的培养途径,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等的探讨;还包括对学习风格的涵义、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等。
(三)德育心理研究
德育心理主要阐述狭义的教育过程(即德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等的讨论;(2)对品德的基本结构,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品德培养的主要途径等的讨论;(3)对群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种类,学生班集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调适等的讨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咨询原则与方法等的讨论。
  
(四)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
教师心理主要探讨的是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成长。教学心理主要涉及的是教学过程、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学的设计与教学评估。对教学设计的作用与基本观点,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选择的设计等的说明;对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涵义与种类,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教学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等的说明。
   。

本文地址:http://fzjhjy.cn/1442.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衡水金卷的公众号,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