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原创 hacker  2021-06-15 09:16  阅读 195 次浏览 次

21世纪的到来,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就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系统地描述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毕业形象,为进一步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或路径。现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接下来就是根据这样的框架,进一步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老师、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考试。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最近,教育部组建了260多位专家,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编制课程标准,包括学业质量的标准,当然,也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这个新闻自己任总的采访录音我昨天正好听了,说真的,这个问题我肯定回答不好,但是我还是想借这个问题谈谈我眼里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

“人才”的困境一直以来产业机构的问题多数企业也包括一些科技型公司更专注于做“应用”、做市场基础教育。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我公司(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刚成立的时候我面试过一个小伙子,跟我大谈企业的社会回报……我承认他说的很好,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华为之所以被很多人所认同支持离不开他们在技术上的投入!就好比前段时间“芯片事件”以及联想当初放弃做技术而是专注做技工贸中人们讨论那样,很多人都意识到了我们在理论应用的成绩但是却落后于基础学科、基础核心技术的建设!

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作应用更挣钱、机会更好!所以导致基础学科、基础学科研究的人才缺少!

我们没法责怪谁,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存”也是第一位重要的!

人才培养的口号太空洞了别的我就不说了,我就说一点老生常谈的问题吧——中小学生减负。

目前上上下下小学玩命的给孩子们“减负”,各种关心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但是就是不把“升学”问题解决掉!孩子们为什么学习负担重?难道仅仅是因为家长们拔苗助长吗?难道仅仅是因为“剧场效应”吗?——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因为“升学”、“考学”要看成绩!尽管你小升初不用考了,那么分班呢?高考呢?

再往远了说说,为什么要考个好学校?不就是为了给能够考一个好大学、学一个好专业做好准备吗?

为什么要做这些?说的现实点不就是希望孩子未来工作后能够有份不错的工作、挣一份不错的薪水,有能力应对未来的一系列生活压力吗?

可是现在的状态是——小学阶段玩命搞减负,而搞的方式就是不布置作业……然后随着孩子年级升高你又一遍一遍告诉孩子们“努力”的重要性……额滴神啊!难道努力这事儿还得看年龄?大学之前的所有教育严格来说都算是“基础教育”,可是我们现在的各个阶段的基础教育几乎就是“脱轨”的!

幼儿园只让玩,小学要求不布置作业,初中开始接受学校补课,高中学校不补课仿佛就是不重视学习……能发现这个变化问题之所在吗?

这就好比你整天跟孩子说“成绩不重要”,可是等到孩子真的成绩不好的时候你就会各种责骂为什么不努力!

……

本文地址:http://fzjhjy.cn/731.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衡水金卷的公众号,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