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什么
1 小学数学科学的唯一核心课题是自然数。
2 一个孩子的识数过程需要在数年时间中走完人类识数的漫长道路小学数学教育,这绝不可能是一个简单容易的任务。
3 扳着手指数数具有超越多对象处理本能的重要意义。
4 一个好的数学教育者应该知道,加法的原始意义是两个有限集的无交并的势。
5 一个好的数学教育者应该明白,自然数集就是满足皮亚诺公理的集合,而且应该理解自然数集的无限性,这是人对于无穷的第一个科学认识。
6 数学教育应按数学发展史顺序进行,而不是按逻辑基础来进行。
在逻辑上,固然是由一般可以推导出特殊,因此掌握了一般原理就可以用于解决很多具体问题。但人的学习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难,从低到高。不掌握足够的特例,是不能深刻理解一般规律的。在这方面教育不能偷工减料,老师省事了学生就苦了。
最后强调一点:由上所述可见,自然数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很高。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对于自然数有深刻的认识,并尽可能广泛地了解自然数的物理意义。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数学能力的类型及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方法: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的培养,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小学数学教育。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三)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3.引导学生学会对话。4.引导学生学会评价。5.引导学生学会“写数学”。
(四)比较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比较能力是随着其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智力水平的发展而提高的。
(五)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引导小学生在实践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在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架起过渡的桥梁。
(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小学时代正是学生处于好奇、好胜、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想象和猜测,而应积极给学生的想象力,适时适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设想、假设。越是超越常规的合理想象,越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提高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答卷、做题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