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试题

2024-07-13 23:48:36 

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A.“活到老,学到老”是无主句,其英文译文则带有主语,我们较容易辨别出。B.“失败是成功之母”属于“主一动一宾词序”,这种词序上古汉语中就有。C.“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英文译文中,“songs”“mountains”均是“形态标记”。D.从后面两组英汉译文来看,我们可以借鉴西方语言和语法标准来分析汉语。【答案】D【解析】“可以借鉴西方语言和语法标准来分析汉语”说法错误,判断依据是材料一第二段的“按照西方语言和语法标准分析汉语,往往就要说外行话,因为这个分析的工具不中用”。10.对于用西方语法标准分析汉语,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持怎样的观点?两则材料是怎样区别西方语言和汉语的?答:【答案】第一问:①材料一反对用西方语法标准分析汉语;②材料二认为用西方语法标准分析汉语,有其合理性。第二问:①材料一认为西方语言和汉语存在构造上的不同;②材料二主要认为西方语言是具有“形态标记”的语言,汉语是“非形态标记”(意指)的语言。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材料一: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极为普遍又极难名状的精神现象,如果用理论形式研究和表述,足可写成一本厚重的学术专著。倘若把阿Q的生活故事交给一般作家去写,也可能拉长为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而这样做,则很难取得《阿Q正传》这样的社会效果与艺术效能。唯深于道者能浅言。独有这种短短的3万字的小中篇形式,能够获得惊雷闪电式的明快、深透的社会警醒效应,并透发出鲁迅那种特有的举重若轻、迅速见效的艺术风格。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结构上,都表现出轻灵、跳跃、活脱的艺术特色。《阿Q正传》的“简单”正表现了鲁迅高超的概括能力。用现在的新词汇来说,这是一种“深奥的简洁”。《阿Q正传》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还在于鲁迅能够紧紧抓住小说最主要的东西一精神胜利法进行描述,与此关系不大的情节则大胆省去。各章之间大省略、大跳跃,又富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例如,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的开头一句“在未庄再看见阿Q出现的时候,是刚过了这年的中秋”,既与第五章末尾阿Q“已经打定了进城的主意了”一句自然衔接,又把阿Q进城的大段过程轻轻一笔省略掉了。如果是别的作家来处理,很可能将阿Q这段由帮工到被迫给盗窃团伙充当小角色的曲折经历,当作至宝大为渲染,写成颇带传奇色彩的故事。然而,这样写只能是猎奇而已,篇幅纵然拉长到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品位却大大降低了,而且必定会淹没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刻画,丧失了作品最珍贵的思想价值。鲁迅的处理方式与这种庸写法迥然不同,开头省略的阿Q进城经历,仅在后来追叙阿Q向人们做自我吹嘘的情景时就交代清楚了。这样,只用一小段就取得了“一石三鸟”的奇效:其一补足了这段空缺;其二通过阿Q不高兴再给举人老爷家帮忙的述说,凸显了他酸葡萄式的精神胜利法;其三通过人们由“肃然”“可敬”到“叹息而且快意”,再到“不帮忙是可惜的”的心理变化,写出了众人的精神胜利法。鲁迅这种超越庸的高技巧、大手笔,出自对精神胜利法的深刻认识与加以突出表现的艺术自觉。周周测·语文八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