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答案

2024-07-13 23:46:20 

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关于记忆很多时候是非真实的反应,研究记忆的专家洛夫斯特曾经做过一个经典且有趣的实验。他将被试者分为A、B两组,让他们分别收看一段多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影片,看完后问A组:“汽车相撞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再问B组:“汽车撞毁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注意,前者是“相撞”,后者是“撞毁”。结果,B组的被试者估出来的速度明显快于A组。一周后,洛夫斯特向这些被试者询问了一个影片中根本未出现的问题:“你看到撞碎的玻璃了吗?”两组都有人十分笃定地声称自己看到了,且B组回答看到了的人数是A组的两倍多。许多类似的实验都证明了,只要记忆已经过了一段时间,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过去某个时点的三维影像。在大脑中呈现的是经过加工的信息。这里面可能掺杂了情感成分,也可能包含了某些片段杂质。信息的索引是比记忆本身难得多的事情,如果不能简化抽象事物,我们完成记忆后很难再将其提取出来。如记一个没有规律的电话号码,你默背几次后也许能勉强完成,但如果不再重复记忆,可能一分钟后你就难以将号码复述出来了。若是你将其转化为某种规律进行记忆,相信第二天还能记得。记忆其他事物也是一样,为了给予索引提取以便利性,我们便会在潜意识里将记忆修修剪剪,去掉难以归类的部分,补上无关紧要的缺失,使之更便于我们日后调用,但此时的记忆显然不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了。我们的生活在不断继续,各种片段和情感一直不停地在记忆库中游走和穿插,每更新一次,我们都将拥有新的记忆和新的故事。这没有什么神奇的,因为我们是自己记忆的剪辑师。(摘编自蔡垒磊《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天生具有强化自我意识的能力,因此,有时会为了得到想要的结果而偏离事实真相。B.“有个与他持有相反意见的朋友”中的“相反意见”指在权威的震慑下人会变得冷酷无情。C.小时候吃过的东西也许并非真的美味可口,只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D.记忆会受个人情感和其他干扰信息的影响,我们记忆的信息并不都是事实的真实反映。【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相反意见”指的是“人性是不善良的”而不是“人会变得冷酷无情”。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人的大脑在认知过程中因受到第一印象的干扰,必定会做出偏离真实的判断。B.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情境下,同一实验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可见人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客观事实的走向。C.为了给接收的新信息留出记忆空间,人们会不断整理大脑中的信息,因此难以记住过于细节的东西。D.大脑记忆的信息是经过简化和加工的,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人们将很难从繁杂的记忆中提取信息。【答案】D【解析】A项,过于绝对,原文首段的表述为“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B项,“人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客观事实的走向”说法错误,客观事实是不会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影响的;C项,“难以记住过于细节的东西”说法错误,原文第五段的表述为“人的记忆很难将过于细节的东西保存太久”。周周测·语文五第2页(共9页)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