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专家卷·语文高考仿真模拟(三)3试题

2024-02-25 11:48:21 

2024届北京专家卷·语文高考仿真模拟(三)3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北京专家高考模拟卷一语文答案
    2、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试卷
    3、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试卷三语文
    4、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卷一语文答案
16.【答案】①“浮”,在诗中有浮起,托起之意。②骋目远望,西部的群山一片苍茫,无从辨认。近处寒烟在城墙上“凹”形的矮墙上浮起。诗人刚登临时,还没有见到雾气,能看到桥下流水,如今雾气已弥散,似乎要把城堞浮起。③着一“浮”字,使得本是凝滞沉重之物的城墙,由静止变得灵动,具有动态感。17.【答案】(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以上(1)(3)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均可得分。)18.【答案】①首先是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②有些能力是显性的③不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19.【答案】①第一类问题是考察价值观和动机,它们对人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这类问题会多问;②第二类问题是考察能力,因为能力是可以迁移的,所以也会多问;③第三类问题是考察知识与技能,这不是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培训获得,所以可少问。20.【答案】(4分)①语言文字运用I中的“像…一样”表比喻。将个人素质比喻成冰山,说明人员个体素质有不同表现形式,分为表面“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②语言文字运用Ⅱ中的“像…一样”表比较。说明面对新生活,孙少安依旧精神饱满,动力十足。(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答案】相比之下,叠词的语意得到了强化:“许许多多”较“许多”更强调数量之多(1分),更突出孙少安与这块土地的情谊(1分);“日日夜夜”较“日夜”更能体现出一种漫长与重复,更能写出饥饿对孙少安的威胁(1分),突出其生活的艰难(1分)。22.【答案】省略号更好。(1分)句号只是表明句意表达完结。陈述句情感不突出。但用省略号,这里有话虽说完,然情丝不断,引发读者去想象,产生代入感。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也舒缓了叙事节奏。意犹未尽的感觉。(答到从表意和节奏考虑,答到“意犹未尽”“舒缓节奏”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省略号用在了一段景色描写之后,此处在对孙少安所住村庄周围环境作了生动的描写,此处的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也沉浸在美好的环境描写之中,产生代入感。这里的省略号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也舒缓了叙事的节奏。23.【审题指导】首先,要明确核心议题是“交流的有效性”,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语交际中的,都属于交流的范围。其次,要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在这两句话共同指向的议题中,“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强调的是沟通交流要注意对象、场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修辞立其诚”则强调沟通交流时要真诚,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为根据,要真实可信。其中关键点就在于辨析“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等于圆滑、见风使舵;而“修辞立其诚”也不意味着耿直,不用讲究方式方法。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交流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最后,还要考虑现实针对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社会有时只要产品能大卖,只要能签成合同,只要能成功,不惜言语浮夸,甚至造假。所以相对而言,还是要更强调“修辞立其诚”。语文答案第5页(共5页)

本文地址:2024届北京专家卷·语文高考仿真模拟(三)3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