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五)历史答案

2023-12-01 01:33:23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五)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历史
    2、2023-2024高考仿真测试卷历史
    3、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4、2023-2024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大考卷
    5、2024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
    6、2024高考仿真模拟卷四文综
    7、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四答案
    8、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仿真考历史
    9、2024新高考仿真模拟卷二历史
    10、2024历史仿真模拟卷
高三11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考查造纸术的发展。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户籍多保存于基层,而南北朝时期中央至地方州、郡都保存了详细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户籍书写于竹简之上,数量庞大,运输不便,故多保存于基层政府,而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逐渐普及,为户籍记录提供了轻便的书写材料,减小了户籍材料运输的难度,故从中央至地方均要求详细户籍资料,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书写材料的发展带来户籍信息记载的细化及运输、保存的便利,户籍制度的完善与行政效率提高是书写材料发展的结果,排除B、D两项;秦汉长期处于大一统,南北朝则政权分立,社会动荡,无法得出社会控制力增强的结论,排除C项。2.C考查宋代经济。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容纳了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其通过城市商业经济得以养家糊口,甚至发家致富,这正是宋代城市商业经济魅力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与商业突破时空限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宋代出现了雇佣关系的出现,无法得出新的生产关系雏形显现,排除B项;社会流动反映的是不同群体的空间范围或阶层地位的变化,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商业为下层民众提供了诸多生活的凭借,这与社会流动无关,排除D项。3.D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由“用低廉的售价去克服中国人喜爱土制品的偏好”“依靠少数经纪人作为外国人沟通消费者,或与本地制造家相竞争的唯一中介人”可知,洋货进入中国市场后存在的困境是克服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较为牢固,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贸布局的对比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洋货进入中国市场存在的困境,且这是《中国邮报》对当时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无法体现“英国谋求扩大在华侵略权益”,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中英贸易发展状况,故排除C项。4.B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限,新文化运动形成了前后两个时期。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规模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这导致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也促进了这些新价值观的深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由其革命任务决定,与陈独秀思想的变化无关,故排除A项;救亡和启蒙的矛盾在当时就有,不是陈独秀后来看法改变的原因,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5.C考查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根据材料可知,普通高等教育学杂费占城市职工和农村农民的收入比重差距不断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速度加快等因素加剧了城乡二元格局,进而进一步影响教育公,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正式提出的,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大众化”,故排除B项;表格材料反映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支付学杂费上的差异,而非财政支出上的倾向,故排除D项。【高三11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4024C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五)历史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