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同步达标自主练习·八年级第二次(期中)历史试题

2023-11-04 21:20:24 

安徽省2023-2024同步达标自主练习·八年级第二次(期中)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试卷八年级历史
    2、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二)历史试卷
    3、安徽第一卷2023-2024八年级期中历史
    4、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三)历史
    5、2023-2024安徽省八年级期中卷(二)历史
    6、2024安徽省八年级历史月考六
    7、2024年安徽省八年级大联考(期中)历史
    8、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六)历史
    9、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四)历史
    10、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四历史
教学全国@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记【答案】A12.下图所示内容摘自江陵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这些法律条文说明了《捕律》云:“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有(又)购二万钱。不当拜爵者,级赐万钱,有(又)行其购。”《贼律》云:“来诱及为间者,磔。”A.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B.中央与诸侯王存在对立关系C.“七国之乱”处于爆发边缘D.汉初继承了秦朝残暴的律法【解题分析】由材料中“汉简”“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来诱及为间者,磔”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材料中对抓到诸侯国奸细的人重赏,抓到的奸细则处以严酷的磔刑的法律条文折射出中央与诸侯王存在对立关系,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且在郡国并行制下,威胁中央集权的是王国势力,而不是郡县,排除;C、D两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答案B13.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八月,邛成太皇太后去世,三辅官吏借办理丧事之机谋利。汉成帝听说后,要求丞相薛宣予以审理,但是以薛宣为首的朝廷官员不肯据实处理。这一事件折射出A.地方势力的膨胀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当时皇权的衰落D.社会风气日益下滑【解题分析】由材料“但是以薛宣为首的朝廷官员不肯据实处理”可知,汉成帝的命令得不到丞相的认真执行,这反映出当时皇权已经衰落,C项正确。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答案】C14.《汉书·儒林传》所载212名西汉著名文士中,有籍贯可考者191人,其中鲁国31人,其次是琅琊郡19人,东海郡17人,齐郡12人。此四郡约占有籍贯记载之文士的41.4%,而鲁一地就达16.2%之多。材料表明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推动了儒学传播B.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影响儒学的发展C.汉代政治重心与文化中心出现了偏离D.齐鲁处于全国文化与学术的优势地位【解题分析】由材料“此四郡约占有籍贯记载之文士的41.4%,而鲁一地就达16.2%之多”可知,在西汉,山东滨海一带仍人文渊薮,名士辈出,这也说明当时齐鲁地区在全国有着文化与学术优势,D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而材料讲述的是整个西汉时期,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答案D15.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对于该著作的产生,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说道:“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据此观点可得出的结论是A.儒家经典奠定了古代数学发展的基础B.西周礼制指导了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C.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服务于统治的需要D.《九章算术》渊源于《周礼》“九数”思想【解题分析】由材料“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可知,刘徽认为,《九章算术》出自《周礼》中的“九数”,D项正确。A、B两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在北及辽宁、南到广东、东至山东、西抵四川的辽阔地区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出现,这些铁农具中就有铁犁。铁农具的使用和普及是农业生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特别是铁犁的出现,更是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铁犁的使用【24G3DY(新高考)历史-R-必考-CQ】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安徽省2023-2024同步达标自主练习·八年级第二次(期中)历史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