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JJ]语文试题
2023-09-13 00:42:38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JJ]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参考立意:①个人成长要关注时代使命;②“成人仪式”这一时间节点帮助青年更好地认清使命与责任;③对当代青年的成长和使命有精确认知。五、备考点睛文言文阅读技巧之句式句式和用法属于语法范畴。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大致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一、判断句文言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比如:1.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这两个句子容易分辨,如果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出“名词性主语十名词性谓语”的结构。而对下面这个句子的画线部分,有些同学就要犯迷糊了: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画线句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充当。本句可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为什么会犯迷糊呢?第一在于“是”,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第二在于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的词语,而且主谓之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关键在于掌握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十名词性谓语。二、被动句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上的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难点在于“见”。比如: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上述两句都是被动句,有被动标志词“见”“见…于”,“见”后都接动词。但不是所有的“见”后接动词都表示被动。“见”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容易相混。比如:3.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们是放在动词前,充当动词的宾语,实际上起一个代词的作用,如“见恕”意为“饶恕我”。又如:5.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并序》)6.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并序》)上面两个“见”,相当于代词“我”(指刘兰芝自己),后面接动词。现代汉语中的“见谅”“见笑”等也是这种用法,意思是“原凉我”“笑话我”。这是一个难点,要注意掌握。意念上的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内容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加以判断。比如:7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因为附操之民是被逼迫的。意念上的被动要求同学们能理解文意,这样才能判断准确。三、倒装句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一谓一宾”“定(状)一中心词一补”,但文言文在一定的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这里有几个难点:1.宾语前置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比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调整过来,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2.定语后置中的楚辞句式。“楚辞”代表着南方方言,一般用“之”来倒装,同学们掌握较差。其固定格式:名词十之十定语。比如:·64·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JJ]语文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