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R-必考-SD]七试题
2023-09-09 21:25:36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R-必考-SD]七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析】【分析】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结构,垂直结构呈分层现象,充分利用阳光、空间等资源,动物依据植物提供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也有分层现象。【详解】A、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即有多少种物种,不是指生物数量的多少,A错误:B、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比如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都很高,但两者的物种组成明显不一样,B正确:C、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度下生长,森林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C正确:D、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正确。故选A。11.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办奥”有效降低了生态足迹B.垃圾回收举措遵循了“循环”生态学原理C.低碳交通可防止北京地区的碳循环衡遭到破坏D.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详解】A、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系列举措可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生态足迹,A正确;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遵循了“循环”生态学原理,B正确;C、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因此低碳交通不是防止北京地区的碳循环衡遭到破坏、C错误;D、间接价值是生态系统方面的价值,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因此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D正确。第7页/共21页
本文标签:
示范答案
本文地址: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R-必考-SD]七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