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安徽专版] 历史(三)3试题

2023-09-03 13:12:06 

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安徽专版] 历史(三)3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度为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财产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故选C项;两税法仍按田亩征收地税,排除A项;“消除”说法错误,排除B项;两税法于唐朝中期(780年)实施,而不是北魏时期,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房玄龄在《晋书》中赞美前秦统治者苻坚“修废治,继绝世”等,这些都是儒家的价值理念,说明房玄龄赞美的原因是苻坚的作为符合儒家德治标准,故选C项;房玄龄赞美苻坚主要是出于苻坚的作为体现儒家德治思想,并非苻坚对稳定社会做出贡献,排除A项;房玄龄并未赞美苻坚励精图治,排除B项;房玄龄赞美苻坚是因其符合儒家德治标准,与救化唐代统治阶级无关,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古代农业生产要求农夫注重农时,强调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等,故选C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且天人感应理论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题千未提及南方、北方及其生产情况,排除B项:农谚和民歌是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而非科技,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宋代采取钱财换和平的方法处理边防问题,就经济上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北宋的经济负担,对国家的声誉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就整体上来说,用和平的手段处理边防问题有助于减轻边防危机,有助于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故选D项;妥协是宋代根据现实情况自己作出的选择,不算政治屈辱,排除A项;“解决了”的说法夸大了钱财换和平的作用,排除B项;财政压力肯定存在,但是财政崩溃说法夸大了其产生的影响,且材料描述的内容并未涉及财政崩溃,排除C项。16.【答案】D【解析】据材料图表记载可知,太祖朝主要宴请的是武将,太宗朝主要宴请的是文臣,说明太宗朝文臣地位上升,崇文抑武局面形成,故选D项;据所学,宋朝终其一朝也没有解决边患问题,排除A项;材料只是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只能反映皇帝的政治倾向,无法说明中央集权问题,排除B项:材料是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没有涉及科举制度的发展,排除C项。17.【答案】D【解析】略18.【答案】A【解析】据材料“寄托美好寓意的同时,更是为了赓续汉唐正统”,可知忽必烈从中华经典中选取国号,旨在延续其继承汉唐的正统之名,故选A项:元朝的建立标志着蒙古已经崛起,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了国号,并未提到其针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政策,排除C项;大元取自《易经》,属于汉族先祖的作品,而忽必烈是蒙古族,排除D项。19,【答案】A【解析】据材料“宋朝土地买卖‘立契’的法定程序除填写契纸,须经官府验契纳税,称作‘税契’。税契后只有经官府印押的红契,才是买主取得所有权的合法凭证”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宋朝调整土地买卖政策且规定相关契约凭证并由政府领布,适应了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故选A项;土地买卖需要向政府缴纳税费,但材料仅涉及到土地买卖过程中验契纳税的凭证功能,且宋朝时期税费种类多样,立契纳税只是其中一部分,故“确保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土地买卖过程中验契纳税的凭证功能,没有明确各阶级间的社会关系,且政策变革后土地买卖频繁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社会矛盾反而会加剧,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到土地买卖过程中验契纳税的凭证功能,没有明确小农的合法权益,且政策变革后更有利于大地主囤集土地,反而破坏了个体农民的权益,排除D项。20.【答案】B【解析】据题千信息可知,宋代饮食行业的劳务雇佣比较普遍,这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关系密切,人口流动性增强相关,故选B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代后期,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饮食行业外的行业,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市民追求美食第3页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安徽专版] 历史(三)3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