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历史-QG 历史答案

2023-08-31 00:02:34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历史-QG 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历史qg学生用卷第1联
    2、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3、2024历史第二次大联考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第三十八套战争与文化交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A卷)1.C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希腊文化在帝国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希腊文化对帝国具有较大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未显示亚历山大帝国力推希腊文化,也未显示亚历山大本人所起的示范作用,A、D两项错误;希腊文化在帝国的活跃不能说明希腊本土未被外界征服,B项错误。2.B材料信息显示,在蒙古西征中,大批技术人员被征用,这些技术人员在蒙古西征中运用了自己的技术,这就推动了东方文化的西传,故B项正确。蒙古西征是对当地人的奴役,其自身的社会制度并不先进,也难以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A、D两项错误;东方文化品位的提升是靠其自身的内涵,与蒙古西征无关,C项错误。3.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宪法强调民众是权力的主体,宪法属于美国政治文化的范畴,这说明美国政治文化蕴含主权在民思想,故A项正确。美国文化表现在美国的方方面面,B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是美国宪法对民主权利的规定,未显示美国民众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中美国宪法反映的是美国民众所拥有的权利,不能说明美国民众的民主权利具有虚伪性,D项错误。4.C在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下,欧洲发生了一系列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统治的事件,这有利于改变欧洲传统的封建文化,推动欧洲文化的重构,故C项正确。欧洲这些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统治的事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发生文化融合,也不能说明欧洲文化认同意识强化,A、B两项错误;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知欧洲文化的衰弱局面被扭转,D项错误。5.D“中体西用”是洋务派为引进西方先进科技而采取的通权达变之方式,它减小了洋务运动推进的阻力,这说明“中体西用”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故D项正确。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中体西用未能有效推动中国近代化,A项错误;尽管中体西用可以为洋务运动的推进减小一定的阻力,但洋务运动的开展仍举步维艰,排除B项;“中体西用”突出的是“中体”,它不利于弱化封建统治,排除C项。6.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各国民族运动出现了发展,这推动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高涨,故B项正确。由材料“他们民族运动的光荣”可知,一战前民族自决意识就已经出现,A项错误;各地民族运动大多以失败告终,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未被推毁,亦不能推知反抗殖民斗争走向成熟,C、D两项错误。7.A二战期间非洲人对西方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非洲人在心理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必然会推动非洲人民要求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解放斗争,故A项正确。二战期间非洲人改变了对白人的原有的认识不意味着之前非洲民众没有反思西方文明,B项错误;非洲各国的独立并未改变当时世界的总体格局,C项错误;材料未论及非洲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D项错误。8.D材料信息显示,当时官方通过论辩、总结等方式,试图改善太学教材混乱的局面,这些举措有利于主流思想的传播,故D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在汉武帝时已经确立,A项错误;官方的这些努力有利于实现太学教材的统一,但即使是《白虎通义》的编成也不意味着太学教材已实现统一,B项错误;这些举措是顺应而非改变当时思想发展潮流,C项错误·104【23·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QG】
本文标签: 临门一卷QG-XK答案

本文地址: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历史-QG 历史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