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08-21 20:38:38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历史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选做题:在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15分)27.【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朝定都北京,“漕运初悉仍明旧”,顺治二年(1645)户部奏定“每岁额征漕粮四百万石。其运京仓者为正兑米,原额三百三十万石,其运通漕者为改兑米,原颜七十万石。”至康熙十九年(1680),顺天府(明、清设于京师之府制)新增、退出、开垦并清查民地共计28475顷余。其中新增开垦地约占三分之一,近万顷。康熙之后实行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禁止旗地“增租夺佃”等政策。与此同时,粮商的经济实力也不断扩大,他们不仅在北京周边省份购买粮食,而且还通过轮船招商局往赴江浙、湖广等地购买大米,以满足京师粮食的需要。19世纪末期,北京成为全国的铁路交通枢纽,铁路的开通进一步促进全国各地粮食顺利运往北京,北京的粮食供应市场进一步扩大。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清政府下令取消漕运。光绪三十年(1904)十二月,漕运官署悉行裁撤,漕运制度遂告废止。摘编自《清史稿》、《近代北京的粮食供应》、《北工商业概况》等(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废除漕运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北京粮食供应方式的变化及原因。(9分)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材料19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大工业的扩张性和整体性世界形成对建立公、合理、开放、有序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秩序的客观要求与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殖民地瓜分以及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并一直困扰着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社会。一战后列强之间围绕殖民体系的存废与调整问题、如何处理挑战现存秩序的战败国处置问题,以及全球性经济与安全机制构建问题展开了持续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新旧理念、势力的多边博弈。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种种缺失与新旧理念、势力的多边博弈最终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最终从根本上突破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进程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从实力地位对比上完成了历史的新旧交替,而且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完成了历史的跨越。摘编自徐友珍《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6分)高三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历史试题及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