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历史答案

2023-08-20 18:21:34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6.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泾渭分明,而差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这套制度A.导致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利于提升北宋政府的行政效率D.助长了改革与创新的政治风气【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这一做法使官员的权力不断被分化,这种分化事权的举措,有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管控,从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是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守内虚外”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职官制度导致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表述过于绝对,A项错误;在这一制度下很多官员有俸禄、无具体职务,所以对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没有促进作用,C项错误;北宋初期尚未形成改革风气,D项错误。17.下表为不同史学家关于宋朝政治制度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宋朝观点出处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叶适《水心别集》本朝惩创五季,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黄震《黄氏日抄》法不得自议其私,人不得自用其智,而二百年之太,繇此而出也陈亮《龙川集》A.制度过于严苛危及了统治B通过法律建设维护其统治C.儒家德治维护了专制权威D.文官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辄有法禁”“法不得自议其私,人不得自用其智”等内容可以看出,宋朝诸多方面通过法律加以规范,反映出宋朝通过法律建设维护其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用法律维护统治,而不是危及统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法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而不是文官制度,排除D项。18.美国史学家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下列各项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宋朝尽夺藩镇之权B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C.当时朝野文武并重D.王安石变法的积极影响【答案】B【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综上,与题干现象直接相关的是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与题无关。19,北宋中期,欧阳修、司马光曾经就省试录取名额分配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司马光主张照顾地区差异,按照一定份额“逐路取人”。而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唯才是择”,以防“缪滥”。这反映了A.科举制难以实现公B.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冲击C.双方政治观点的分歧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在科举考试录取中,司马光和欧阳修就地区差异问题存在分歧,这说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教育文化发展超过北方,导致南北矛盾出现,这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冲击,B项正确。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公,排除A项;C项反映的不是题千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排除D项。·13·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历史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