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2023-08-14 18:46:24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宝鸡市金台区高中2024期末考试
    2、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年期中考试题
    3、2024宝鸡一模历史
    4、2023-2024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
    5、2023-2024宝鸡市金台区期中考试
    6、陕西省宝鸡市2024高一期末考试答案
    7、2023-2024宝鸡市金台区高一学生人数
    8、2023-2024宝鸡市金台区期末考试卷
    9、2023-2024宝鸡市金台区期末考试时间
    10、宝鸡市金台区2024年中考人数
法世轻世重”的法律思想。周公认为,“慎罚”作为“德”的前提内容,执政者实范刑罚手段统治国家必须相当慎重,即“慎罚”,这样,西周创造了“以德配天”的家国伦理思想,并把“德”这一抽象的伦理道德范畴引入礼乐教化中,在周人看来,要想“享天之命”,不被“天命“鄙弃,必须以德治民,镇用刑罚,以民意关怀为旨归。一摘编自赵素依《论西周明德慎行的提出对中国后世治国思想的影响》材料二西汉建国初期,经济萧条,国库空虚,这种局面迫使汉初统治者阶级深刻反思,他们检讨了法家“专任刑罚”、“重刑轻罪”主张的弊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董仲舒对儒学思想加以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后来放弃战国以来所奉行的严刑峻法策略,改为“礼法并用”,以“德治”为主要手段,在借鉴西周德刑结合经验的基础上,董仲舒以阴阳五行理论和天人感应学说为指导,确立了“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得到了汉武帝的肯定,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一摘编自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并分析这一理念形成的主要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周相比,汉武帝在治国思想上的变化,并简析这一治国模式的影响。(1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唐初,政府规定:“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鳏夫六十、寡妇五十、妇人有子若守节者勿强。”这一规定,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富户对当地乡村的掌控,但也有利于乡村基层的稳定。到了玄宗时期,随着富户阶层兴起,政府也逐渐尝试给富户摊派事务,并且兵役也多由富户承担:“请于江准转运租米,取州县义仓粟,转市轻货,差富户押船。若迟留损坏,皆征船户。”税、役都由富户负责,看似加大了富户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将权力交到了富户的手中。一摘编自谷更有《唐宋时期的乡村控制与基层社会》材料二“安史之乱”爆发后,唐代财政彻底陷入瘫痪状态。面对困境,政府开始了全新的财税政策即两税制,有效改变了赋役不公的状况,大大减轻了贫农的负担,保证了乡村社会的稳定。此后唐代统治者亦多次下令,重中两税制:“天下除两税外,不得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令御史台严加察访者。”通过禁止人口买卖、叫停苛捐杂税、打击宗教势力等手段,政府有效地雏护了乡村基层的秩序。而在两税制的背景下,富户成了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这既解决了乡官制下里正没有足够能力收取赋税的块陷,也有效保证了贫农的基本生存,故而富户阶层最终成了政府在乡村的代理人。至此,富户轮差的户役制兴起,唐代乡村治理模式转型基本完成。一摘编自胡瑜锴《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唐代乡村治理转型初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乡村治理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乡村治理的新举措,并简析其影响。(9分)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app下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