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教育体系改革?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每个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几十年,现在还在改革,还在提改革,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是突破口。我以为教育改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动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改革是必须的。只要出现弊端,出现人民群众反响大的声音,有关方面就必须调查研究,着手进行整改。不能改了这个,冒出那个,那个还没有改彻底,这个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好像改革永远在路上。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我们进行的改革。我们厌恶应试教育,于是提出素质教育。愿望相当好,但在实行的过程中,离了分数,什么素质都不是。因为中考、高考以及其他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公正公平性,不可能取消,而是要更加完善和透明。这样,应试教育就不可能取消,你就不可能再否认应试教育。所以我们再提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试和分数都成为素质了。
我们经常认为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过多的占用了孩子们的时间,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于是就提出减负。书包不能超过几斤,资料不能超过几种,作业不能超过多少分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小时,学校不能补课,教师不能补课等等。这些措施看起来操作性很强,但是操作之后,学生在校时间短了,作业量降下来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让家长始料不及。补课机构风起云涌,网络补课后起之秀,学生的二课多如牛毛,特别是节假日,总是排得满满的。是的,堵住学校老师的洞容易,堵住社会赚钱的窟窿艰难。
从国家层面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宗旨,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进行纠错是必须的。我们不能打着改革的旗号,为改革而改革,甚至把原来合理的成分也改掉了,那就不可取。做家长的太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功了,但是教育的分层作用,又使家长们过度焦虑,过度地重视分数,过度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所以不管怎样改革,只要这种大环境在,再好的改革措施也只是皮毛,也只是隔靴挠痒。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说的不合适,希望大家原谅。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