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训练项目皆以游戏式的情景呈现给孩子,真正做到了“快乐中学习、体验中成长”的教学宗旨,让孩子在欢乐中实现自我的阶段性突破。
http://baike.baidu.com/image/c28fddfd72eabb74d7887d3f
领军教育发展到今天,确实存在诸如网上提到的种种现象或者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都是不好的。简单的说,领军教育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本土企业,你在其他企业能看到的,在领军你也能找得到。
首先是红包文化,这是领军自有的的一种文化,虽然不敢保证是独有的。站在领军内部来说,一个企业内部的文化具有其独立性和独特性,属于企业建设的内部事务,旁人也无权干涉。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红包文化的意义就在于让一个错误的行为通过群内拼手气红包的方式,让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有时候可以快到一秒),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这是对社交媒体的一种极致化使用的体现,也反映出了决策层智慧所在。另一方面,错误的行为在很短时间内被大家知悉,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内部监督,让犯错误的人对工作产生敬畏,以杜绝再犯。
其次是日志文化,这个绝对不是领军特有的,写工作日志在民营企业里面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每天写工作日志的过程可以让员工静下心来回顾自己一天的工作内容,梳理自己的工作状态,看看哪些工作完成了,哪些工作漏掉了,同时也用一点时间去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以期做得更好。一个公司这样要求员工似乎并不过分,领军教育的日志文化之所以被一些人当做不好的事情去评说,大概在于我们已经很少自己去写东西,提到写东西,自己觉得头疼罢了。
再次是用人问题,这个不能说领军就做的不好,只能说这是当下比较普遍的劳工关系。正如我前面说的,领军教育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本土企业,从用人方式上就能看到它的典型之处:第一,企培。领军将原来三天的企培时间延长为现在的一个月,这其实反映的是当下劳动者素质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只能说明领军原来的企培方式不足以让员工达到自己的用人标准,领军不得已加大了对新老员工的培训投入,这其实是一件好事。第二,员工的流动性。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人员流动是永葆活力的必要途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道理显而易见。有人说人员流动性大,这要看是那些岗位的人员流动,比如后勤保障部门需要吃苦耐劳的人,吃不了苦的人来了两天就走,这种情况其实也算不上人员流动,只能说是自然流失。也有人说,领军动辄劝退员工,这个得看“动辄”到什么程度,从实际来看,一个拥有6500人的企业,单位时间内劝退的员工和员工总数的比例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只是劝退的消息是在群里公开的,传播速度快、面积广,容易被人放大而已。
最后是领军的禁烟和健身运动,我们可以把这个看成是一个集团化的团建活动,大家一起来做一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事情,互相监督、彼此鼓励,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以更好地去生活、工作和学习,这,并没有什么不妥。
如果说领军教育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的,那是因为它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企业,企业发展中的各种弊端、反复、阵痛是不可避免的,领导层,特别是中间管理层需要提升自身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新挑战和新压力。这样的企业会有更多的可能,更适合有能力、敢拼搏的人去尝试。领军作为一个靠培训起家的民办企业,能解决6500人、甚至是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单就这一方面来说,那些端着泡面、敲着键盘躲在屏幕后面当侠客的朋友,倒不如躬下身来认真工作,去建设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