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是什么意思?

原创 hacker  2021-06-29 12:02  阅读 205 次浏览 次

通识教育在中国不是一个新概念,却因为施行的效果不甚理想,仍然停留在新事物的位置上。通识教育的渊源、流变、背景、定义、理解等都很复杂,目前我国教育界通常提到的通识教育一般是以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为蓝本的,其英文名称是general education,意思就是不分专业,让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

通识教育,没有一个国家称为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人们出于种种原因而聚集成互相之间存在差异的人群。现代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样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虽然人们对于通识教育这个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人们可以达成共识。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将liberal education 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本文地址:http://fzjhjy.cn/8531.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衡水金卷的公众号,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