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原创 hacker  2021-06-29 06:30  阅读 313 次浏览 次

  《唐六典》载公元443年刘宋王朝开创了医学教育,并有太医博士、 太医助教等设置。隋代设“太医署”,内有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 士、助教、按摩博士等职。唐继隋制,太医署日益完善,由行政、医疗、 教学、药工等组成相当健全的教学医疗机构。按《旧唐书志第二十四职官 三》所记载,公元624年太医署编制。
  课程:既学诸经,又分业教习。即先学《素问》、《草本》、《脉 经》、《甲乙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学习临证各科。考试:月、季、年三考。月考博士主持,季考太医令丞主考,年终由 太常丞主考。不及格者给二年补考期限,再不及格,即行黜退。在京都设药园一所,收民间16岁以下的青年做药园生,栽培药物。
  唐太医署当为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医科学校。比欧洲公元846年创办的 萨勒诺医校(Medicine School Salerno, 11世纪改革为大学)早两个世 纪。除太医署外,有的州还建立了地方性的医学校。这是唐代医学兴旺发 达的反映。由于宫廷医学的局限太医署发展医学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培养医生 的主要途径仍在于医药世家或师徒传授之中。

本文地址:http://fzjhjy.cn/8263.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衡水金卷的公众号,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