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学校是怎么进行医学教育的?
中国医学在唐代比较突出的发展之一,就是开办了中国历 史上最早的专门进行医学教育的学校。武德年间(618—626),首先在京城长安创办了直接隶属太医署的“医学”,相当于现在 国家直属的医科大学;贞观三年(629)起又开始在各州府陆续创 办地方医学,相当于现在地方医学院之类的学校。
在唐代“医学”学校里,专业分类已很正规,初分医学和药学 两大体系,医学体系中又分医、针、按摩、咒禁等四科。而医科又 分为:体疗科,相当于今天的内科;疮肿科,相当于今天的外科;少小科,相当于今天的儿科;耳目口齿科,相当于今天的五官科; 角法科,相当于今天的针灸科,包括拔火罐等。
医科学生首先要学习《素问》、《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等基础课程,然后分 科学习,学制三至七年不等,并安排临床实习。至于针科,专门 学习穴位针理和针灸方法;按摩科,专门学习血脉经络和按摩推拿;咒禁科,则专门学习如何念咒施法,召唤魂魄。这不奇怪,因 为在古代医术与巫术向来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这些名称的含义与今天不尽相同,但其教学安排还是和我们现在的高校教育有 相通之处的。唐代的医学教育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在师资配 备上,据《新唐书》记载,医学校里各科都配备有博士、助教、师、 工等教职员工。在选拔人才上,首次在科举考试中设立医科,主 要从医学里选拔成熟和杰出医术人才来做官。
本文地址:http://fzjhjy.cn/8251.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