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

原创 hacker  2021-06-24 17:32  阅读 203 次浏览 次

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

一教育孩子、教育的误区:

今天的教育是很糟糕的教育孩子,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家长和老师都把孩子作为一个标准品在生产:

家长会关系孩子应该几岁开始说话?几岁开始学认字?三岁的孩子平均身高多少?超过平均值家长就很开心,落后了则陷入焦虑。对伪科学的迷信更是将此思想推上高潮教育孩子:几岁的孩子要用什么玩具刺激某区域神经发育……家长在关心社会平均值(标准)、孩子跟平均值的差异(偏差),这是什么行为?不就是生产标准品的行为吗?

学校更是如此:将孩子分作若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就是一条流水线,有生产配方(考纲),有生产标准(考试成绩)。

相同的是:我们都忽视了孩子本身的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是极其糟糕的。孩子不是一个产品,不应该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去生产,孩子是一个生命,就像是一颗种子,如果我们问:”我要如何教导一个种子成长成苍天大树?“这个问题是不是挺奇怪的?

二、孩子是种子,不是产品

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对,就像如何教育种子长成苍天大树。长成大树,是种子本身具备的能力,我们要做的不是要教他,只是要给他适合的环境——最好是接近自然的环境而不是温室,这样他才会成为”苍天大树而非盆栽“。

环境会改变这个种子的发展:

1.如果父母宠溺孩子,就像是提供了一个温室的环境,长大之后,环境稍有改变他可能就不能适应而被淘汰了,这个危险大部分家长都知道,但都做不到。

2.太严厉的家长,就像是把土壤压得太实。孩子可能变成一个强人,桀骜不驯;也可能唯唯诺诺,缺乏主见。至于是哪一种,还看种子本身特质,但不论是哪一种,这样的人成年后都不太开心,容易有心理问题走极端。

3.标准化的生产,会让孩子失去个性,创造性。就像在沙漠里种下的植被,在温室中长大的蔬菜,或是摆放在院子里的盆栽。可能很美,可能很”有用“,但是很脆弱。孔子不愧是大教育家,不仅提出”因材施教“而且还提出”君子不器“,不要只是为了长大以后找一份工作才去学习。

三、教育方式参考:

我的孩子五岁的时候, 我给了他一份”工作“(弹钢琴),每个小时我给他30元薪水(目的不是为了激励他练琴,只是给他一份收入而已),不是给他现金,而是给他一本账本记录下来。

这时候,他发现为了记录自己的收入,要用到数学,于是我就陪她学习数学,从掰手指开始:3+2=5。过了一周,我问他:”上周你的钱怎么花出去的啊?他看一看账本,发现忘记了。于是我在账本上加入“备注”一列,然后告诉他:很久以前,人类也没办法记下事情,所以他们就发明了文字,用文字我们就可以记录下很多信息。所以他又开始学写字,他的字不是从“一二三四”开始学的,而是从“车”开始学的,因为他买了玩具车,而且对车是最感兴趣的。

到六岁,可以开始学语文了。我问他会不会觉得很多时候爸爸不理解他的想法,他自己怎么想的说不出来?他说会。我就说教他表达的方法好不好?他就同意了,所以开始学语文。从记日记开始:我让他把一天的事情用一句话说出来,然后我把他的话写下来(因为字太多,6岁的他还不能自己写),这是他学语文的开始。

他现在宁愿不听睡前故事,也要学习。虽然我自己也很意外,但是并不夸张:孩子天生喜欢学习,他们从会说话开始就在问“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在不断地探索世界。这个过程中,自然需要大量的学习,根据他们的需求,给他们提供知识,帮助他们探索世界,他们怎么会不愿意呢?

所以,教育是家长(老师)主导的,这其实并不对,应该说:“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成长的主体是孩子,我们只是根据孩子的需求给于他适合的环境,给他一些知识的工具。

本文地址:http://fzjhjy.cn/5297.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衡水金卷的公众号,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