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职业教育的萌芽,那时各国遍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堂,进行专门技艺教育,东汉时出现了艺术专门学校——鸿都门学 (因校馆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唐代出现了“书学”、“律学”、“算学”和“医学”等各专门学校。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职业教育做为一种教育体制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1866年以后,新式的职业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沿海各地相继建立了福州算法文学堂和艺圃,驾驶学堂,管轮学堂,上海机械学堂。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2年把职业教育的实业学堂改称为实业学校。那时,力主发展职业教育的有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他们针对鄙视劳动的人,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教育思想,积极主张发展职业教育,黄炎培还于1917年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行《教育与职业》月刊,出版职业教育丛书。解放以后,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成。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开信息可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学校,不是本科学校,当然也就不是几本大学了。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单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省优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湖南省化学工业学校,1998年9月与湖南省资江化工学校合并,2003年4月升格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1月与湖南化工机械学校(湖南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合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省文明高校、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次获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连续六年获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佳单位”,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双创”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573亩,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设有化学工程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基础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技工部等8个教学单位,设置化工类、制药类、机械类、自动化类、信息类及经济类六个专业大类,开设37个高职专业(含方向)。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