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赏识教育读后感悟200字
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假期里,专心阅读
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边看边与平时教育相比较,有了感
触,有了共鸣。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
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
的巨大能量,
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
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
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教育书籍读后感、鼓励的态度
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
命成长的规律。
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
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
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初看这本书,
本以为只是纯粹教育孩子的一本书,
但看完之后的
感觉,却是深深的撼动人心,甚至影响我对人性的看法。作者所提到
的“赏识教育”
,其根本就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渴望得到
赏识。
“凡能赏识处,便能见真爱”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可以
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感。在阅读过程中,有这样一段使我感触颇深:记
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
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
“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
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
”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
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
“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
“我肯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龄,
这么难得应用题,
爸爸连碰都不敢碰。
”
女儿顿时信心倍增,
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
的天空里,
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读到这里不由得使
我想到,换了其他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时”可能两记耳光早就过
去了。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不可饶恕。而最后的结
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什么也干不下去。更无从谈孩子
会喜欢数学,成绩优异。对数学不反感就已经不错了。周弘老师的成
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
赏识孩子是使我们教育成功
的有力武器。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
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不经世事的幼儿,
我们
得教育更需要赏识,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
点,
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
那我们的孩子或许会是另
外一个样子。
“你能行”
,
“你真棒”
,在老师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
子在快乐中改变,
在快乐中成长。
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
一种快乐的动力、
一种向上的自信,
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
心上自卑的巨石,
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这世界上没
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孩子心灵
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
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
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
赏识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
作为老师应
该学会赏识孩子。
真诚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
在学习
也让我感悟到,
如果只是一昧地滥用称赞的语言,
是无法达到赏识所
能产生的神奇效果的。因为,赏识是允许失败,且相信孩子的潜能,
相信他一定行。孩子就会像植物照射到阳光那一面,努力的生长。要
能了解孩子的内在,才能真正的作到赏识!相声《小偷公司》里的那
副对联:
“说你行,
你就行,
不行也行;
说不行,
就不行,
行也不行”
放在教育中是绝对适用的。
为什么不能再一次相信孩子呢?试着对你
的孩子说:太好了、真棒,
、你也会看到奇迹的。
赏识是一种心态,
一种激励,如果我们都能拥有赏识的心,我们
就能更积极、更正面地看待生活、看待人和事物,当我们拥有一个赏
识的心态,
我们就不会被生活的挫折及痛苦所困住,
而能拥有一份超
然的享受能力。
此书真是值得身为教育者的我们细细品味,
用心咀嚼,
加以内化,希望以后能够藉由赏识,多多欣赏、了解、体会小孩的感
受,
不要妄下断语而伤害到孩子。
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世
界,只要用心赏识,可以发现金亮耀眼的宝石,也能找到更灿烂的阳
光。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