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考卷·模拟卷·2023届高三第四次生物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群力考卷·模拟卷·2023届高三第四次生物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名校联考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7.(1)变迁:从宫廷官员转为行政官。(2分)影响:削弱了三公权力,加强了皇权: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4分)(2)表现:宰相人员出现变动(或"省长官很少能够担任宰相”):三省六部职能废驰。(4分)原因:安史之乱后,藩镇脚据局面加重;财政危机严重;加强君主专制的考量:宦官专权愈演愈烈。(4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汉至唐代中枢机构的变化。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负贵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可知,尚书从宫廷官员转为行政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尚令有宰相之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尚书职位的变迁削弱了三公权力,加强了皇权: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华臣三十五人中有三十三人非三省长官”“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槊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尚书省旧章多废”可知,三省六部制被破坏主要表现在宰相人员出现变动、三省六部职能废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藩镇割据、财政危机、君主专制、宦官专权等方面分析。
16.(1)同:都具有强烈的政洽参与意识:重建政治秩序。(2分,答出一点即可)异: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社会变革,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4分)(2)背景:①经济:铁型牛耕得到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发展。②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之中。③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竞相招贤纳士。④文化教育:私学兴,学术下移。(8分)【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第(1)问,根据材料“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同点是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重建政治秩序。根据材料中对孔子和孟子、墨家、法家、老子思想主张的介绍,可以归纳出:各派治国思想的差异,即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社会变革,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第(2)问,根据材料“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生产增加”“教育普及”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教育四个方面说明“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