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仿真卷(三)3数学 考卷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仿真卷(三)3数学 考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名校联考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0.D由材料可知,希罗多德指出,他所记载的是“人类的功业”,这反映了史学从记载神事发展到记载人事,体现了为人事服务的人文主义精神,表明人文主义精神对当时的史学编著产生了影响,故答案为D项。A、C两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虽然材料中有“哈利卡那索斯(现土耳其博德鲁姻)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这一信息,但这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B项。【规律总结】在历史学科中,历史名词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基石,涉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与做题中,要把解决历史名词的概念、内涵作为重中之重,尽可能把握其外延。如人文主义是历史学科思想领域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以人为中心,高扬人的价值,其外延则体现在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等人的言语、作品与行为中。掌握了这些内容,在做题时就非常容易了。
9.B由材料“1950年12月到1951年1月”可知,城乡物资交流会的举办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材料“1951年2月底,华北地区…超过了华北去年全年公粮数”可知,城乡物资交流会的举办促进了区域间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B项。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一五”计划中,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于1956年,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并不丰富,D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
本文地址:http://fzjhjy.cn/16407.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