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篇幼儿教育的论文7000字左右

原创 hacker  2021-07-01 10:16  阅读 253 次浏览 次

需要一篇幼儿教育的论文7000字左右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 身为幼儿园的一线老师,几乎都碰见过类似这样的情景:你在认真的组织孩子的活动,可偏偏有些孩子的注意力却不在你那里,有的在发呆、有的在与旁边的小朋友偷偷嬉戏、甚至有的离开自己的座位去喝茶------结果越来越多的幼儿也跟着坐立不安,导致你都无法将教学内容按计划完成。这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如果你觉得那是因为小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以后大点自然会好转的,那无疑是错的;又或者你认为那是教师自己的威性树立的还不够造成的,要对孩子加强教育,我想也未必就是对的。那么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 本人学校一毕业就在小学教了六年音乐,前几年刚回到幼儿园教比原来学生年龄起码小一半多的孩子。开始觉得非常自信,凭借这六年的音乐教学经验,教幼儿那么简单的儿歌应该难不倒我,可一段时间下来就出现了刚才上述的情况。不得不让我为之进行了思考。小学生相对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而言,上课的自控能力已经很强了,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完成教学活动,但是小朋友却不是的,他们非常感性,很难用所谓的纪律来约束他们,即使能遵守也可能只是一小会的时间。可纵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所以,作为教师应建立合理地课堂教学常规,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也就成为我这两年来势在必行的研究工作。可幼儿园的音乐常规训练与其它的学科相比,即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音乐常规训练即要对幼儿进行站、立、坐、排队以及进出活动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活动中进行,让幼儿在浓浓的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活动。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我切身感受到要搞好音乐活动的常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一、“童化”自己,引起感情共鸣。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很难产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进行教授。通过灵活的眼神、夸张的语气、有趣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拉进我与孩子的距离。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如果你能“童化”自己,让孩子对你逐渐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喜欢和你交流,愿意表达自己感受,那么他们对你的这种情感也会迁移到你所教授的音乐活动中来,逐渐也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5323533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并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良好的课堂常规也就不在话下了。人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想其中的意义也就在此。 二、做好每个细节,让幼儿感受音乐氛围。 音乐属于艺术范畴,因此非常注重一个“美”字。活动中站姿、坐姿,每一个动作、眼神都要求是美的。以前,只要一上音乐活动,我就会要求幼儿坐的时候头要正、肩要平、背要挺、面带笑容。虽然要求看上去很简单,可幼儿总是做不好。于是我便改变方法,让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做律动,听上行至下行的音阶停止动作,用简单的歌声进行师生问好活动,对于个别没有准备好的幼儿可以通过个别问好来进行吸引其注意力等。这样的游戏化训练,把幼儿进入音乐教室的所有活动都放在了音乐中进行,即有了良好的活动常规,又使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三、不断创新,让幼儿愉快地进行训练。 无论什么学科的常规训练,内容也都是大同小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很有可能会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这时就要靠我们教师不断地从小的方面变换内容。如歌唱教学前的发声练习,传统的发声教学单调、枯燥,幼儿容易失去兴趣。但他们思想单纯,幼稚的心灵富有爱心,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这个心理特点,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发声练习曲:2/4 12 34 | 5— |33 3 |55 5 | 33 22 | 1— || 小猫 怎么| 叫 ?| 喵喵 喵| 喵喵 喵| 喵喵 喵喵| 喵! ||。再如,一直很难教学的节奏练习,如果告诉幼儿: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唱一拍、唱两拍,对幼儿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使节奏练习形象化、趣味化。如:学习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可以用人物走、跑来代替单纯的“da da”练习。** **|* *| ** ** |* — |跑跑 跑跑 走 走 跑跑 跑跑 走 。

本文地址:http://fzjhjy.cn/10604.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衡水金卷的公众号,公众号:aiboke1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acke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